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这么厉害,你还不知道?

来源:新车评网编辑: 少年星 2019-12-02 13:42
核心提示: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是我最

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是我最近连续参加东京车展及日产汽车科技之旅、美国 Mustang Mach-E 首发仪式两趟国外活动之后的有感而发。文章里边的有一部分内容,我在广州车展的网友见面会上已经和到场的网友们分享了。回来之后我想写成一篇文章,但一开始觉得题目又太大太大了,后来整理再三,才浓缩成这样一篇文章。

 

【我操刀主笔写的第一台车,充满了时代的印记】

 

要说到这个话题,就要让时间回复到十年之前。当时我刚加入新车评网、成为一位汽车编辑。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试车生活,那叫一个 " 平稳 ",因为连续一年、两年、三年,我们试的车都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动力基本都是那样,车内的装备也基本都是那样。即使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设计特别新奇或者开着特别有趣的车,那也只是死水微澜罢了,

而在最近这三年,整个汽车业界的生态,和以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伴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市场上汽车的动力系统越来越多元化,HEV、PHEV 在市面上已经非常常见,甚至传统的汽油动力还出现了弱混 MHEV 这个派别。展望未来,氢燃料电池等在多年前看似是遥不可及的技术,现在似乎已经就近在我们眼前了。

还有自动驾驶、车联网技术等等智能出行技术,几年前好像都只存在于少数厂家的 PPT 里,但现在你却能发现,国内随便一家车企都可以把这些东西装到量产车上。我们现在去试车,不提一下自动驾驶是 L 几、车机系统里有些什么互联功能,都不能算是一次 " 真试车 "。

 

【特斯拉的出现,是汽车行业变革的催化剂】

 

可以这么说,现在几乎每个月,我们都可以听到汽车圈又有什么新技术推出、又有什么车厂量产了一个新品类的车型。作为一名车评人,我感受到了比以前更大的挑战,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也要不断调整我们的观念、加快我们的步伐,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虽然挑战更大了,但我却觉得比以前更幸福了,因为和以前那种平稳的日子相比,我感觉我的试车生活变得更多元化、也更加充实。

在这个大环境的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也许大家也是能感知到的,就是中国汽车市场在全世界的重要程度,已经逐渐上升到无可争议的第一位。当然,我说的这个第一,绝对不仅仅是指销量数字。在十年前,我们中国市场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词汇,叫 " 中国特供车 ",当时国际上那些汽车巨头们,觉得中国市场的容量和地位,并不配拥有最新的产品,所以他们会用一些老平台拉皮做一些车型出来,专门放在中国市场卖,又或者,他们会从巴西、南非、东南亚等市场拿一台车过来在中国卖,欧美市场的最新车型是与我们无缘的。而在合资公司方面,外方基本也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因为他们为中国输入了最新的技术。

 

【2019 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 LM,其它很多市场不会引入销售】

 

但到现在,情况就完全扭转过来了。从车展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世界上的大车展里,只有在中国的车展(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两大车展),你才能看得到全世界所有的汽车企业最新产品的同场竞技。于此同时,欧洲的车展、北美的车展、东京车展,已经显得没有那么 " 国际化 "。在产品投放方面,各家车厂都把自己最新、最好的产品尽量放在中国首发,就连 " 中国特供车 " 这个词,都变成了一个正向的褒义词,因为中国特供的车型,往往是最好的、让其它地区消费者妒忌的。

最让人欣慰的是,在汽车技术方面,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纯接受技术输入的状况,现在的国际汽车巨头们,已经渐渐地从以前技术拥有者的高姿态,转变成与中国合资方、中国技术企业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状态。就像我这次去日本的日产、美国的福特,他们的全球高层都反复强调他们每年要花多少时间出差到中国、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和国内的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又在进行着什么样的技术合作等等等等,而且他们也已经承认,在新能源技术、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很多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现在中国汽车记者到国外采访,厂家高层往往都要安排一个中国媒体的访谈专场,我想,这更多的并不是对我们中国汽车媒体的尊重,而是对我们身后的中国汽车业界、中国消费者的尊重。

 

【传统车企拥抱新时代的产物:大众 ID.3】

 

但伴随着如此多新技术的推进,也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造车,本来资金的投入就高得吓人,如果你现在投钱去研究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由于还不能很快达成规模效应,所以现在还是个投钱下去见不到水花的状态。也许,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公司,可以自己吃下所有未来的技术。因此,我们也看到了现在有越来越多汽车巨头开始合作,例如丰田和宝马,这两个以前风格取向完全不一样的厂家,现在甚至推出了姐妹车型;又如大众和福特,这俩会在新能源车领域深度合作,福特未来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会直接用 MEB 平台 ……

这种车厂之间的技术融合,再加上汽车电动化的大背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市场上能见到、买到的车会越来越像、同质化越来越高。我们以前印象中的 " 日本车最省油、美国车最宽大、德国车跑高速最稳、法国车过弯最好玩 ……" 等等固有印象,可能在未来都会打破。给一台车给你开,你甚至感觉不出这到底是由哪个品牌生产的车。

这或许是一个很让人遗憾的点,但如果我们回顾汽车历史的话,其实已经有多少只坚持个性、而没有与时俱进的汽车品牌走进了坟墓呢?技术的融合、风格的融合,一直以来都是汽车业界的主旋律。尤其我们处在现在这个技术时代转折点,如果不求改变,那就真的有可能会被历史淘汰。而在世界汽车中心的中国人,无论是我们汽车从业人员还是普通消费者,也应该去欢迎变革、拥抱明天,因为,我们会亲眼见证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分享
0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