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中台、RPA、低代码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式

来源:华兴Alpha编辑: Top综合 2019-11-28 11:19
核心提示:今年To B领域的“流量担当”,当属「中台」、「RPA」和「低代码」三位“新贵”。它们自带To B基因,搭载快速发展的企业服务赛道,带领「企业级IT服务」这一细分市场崭露头角。

今年To B领域的“流量担当”,当属「中台」、「RPA」和「低代码」三位“新贵”。它们自带To B基因,搭载快速发展的企业服务赛道,带领「企业级IT服务」这一细分市场崭露头角。

众多行业精英已充分探讨关于三者的定义和概念,本文不再赘述。我们认为,以中台、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低代码为代表的前沿理念和科技引领IT产业升级将是To B领域重要的长期趋势。

企业服务是华兴Alpha近年深耕的重点领域,本文我们将通过分享对中台、RPA、低代码当下火热背后的观察,以微知著,探路企业级IT服务产业厚积薄发的价值、未来趋势以及初创企业应如何突围。

“旧”技术为何成为“新”焦点

中台、RPA、低代码并非新生科技,追本溯源已在欧美市场实践多年。

  • 中台的概念主要源自2015年马云考察芬兰公司Supercell后提出构建的“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其本质架构已早在许多欧美大厂实践、并验证过为业务赋能带来的数据驱动和复用价值;

  • RPA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跨软件进行自动化操作的RPA在2000年已经开始出现,Excel宏即是典型代表;

  •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术语虽2014年才被Forrester Research正式提出,但行业代表独角兽OutSystems在2001年就已成立,初现雏形。

近两年,擅长捕捉机会的投资机构频频出手,To C起家的互联网战投纷纷布局,欧美市场跑出新晋独角兽,国内专注相关领域的初创企业也频频斩获融资。

探路中台、RPA、低代码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式

市场需求就绪: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潮拓宽市场增量空间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席卷而来的大浪潮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占GDP比重逐年增加。

探路中台、RPA、低代码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式

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曾提出,供给侧数字化和需求侧相结合,数字经济才完整;过去20年需求侧数字化已逐渐完成,但是供给侧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

在以供给侧为主的To B领域,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整体确实尚处于早期起步阶段。根据《2019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据应用调研报告》显示,超过80%的受调查企业其数据以非结构化为主,超过90%的企业内部存在数据孤岛,约80%的企业不认可自身数据挖掘能力。但已有不少企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质性工作,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参与度普遍较高。

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经济领域,无论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企业都需要通过重塑更高效的IT架构,打破信息系统孤岛,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快速积极应对日益竞争的激烈和快速变化的市场,这为中台、RPA、低代码为代表的技术推动企业级IT服务产业提供快速成长的条件,带来广阔的市场增量空间。

技术就绪:直击企业系统架构痛点

中国企业已基本具备中台、RPA或低代码等前沿技术战略部署的系统基础。企业服务市场起步虽晚,但在过去20多年,中国大型企业由于业务与组织架构庞杂,已基本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期完成信息化建设,并陆续上云。而中小企业为快速发展业务亦先后在一定程度上部署ERP、CRM、BPM等在线化业务系统。

企业内部系统工具的实际使用者也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过往系统工具开发需要专业IT开发和业务人员共同协作,开发人员需要学习前台业务以进行定制化开发,业务人员也需要花费时间成本沟通需求。然而术业有专攻,随着劳动力成本加速增长,企业高效运转,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台、RPA、低代码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企业内的应用,契合这一趋势。它们自带通用型产品和平台化开发基因,提供IT解决方案的专业开发人员能够专注系统工具的开发,赋能企业客户内部的业务人员专注业务、IT人员专注业务数据的挖掘、沉淀、共享、复用。

此外90/95后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新晋主力军,移动互联网成长环境的熏陶和认知层面的积累,使得这一群体更接受并擅长使用系统工具进行数字化日常工作。

聚焦技术本身,中台、RPA、低代码作用于系统架构不同层面,各具特色优势,例如:

  • 中台可灵活、条理化衔接需求复杂多变的前台系统和追求可靠稳定的后台系统,实现技术和数据的抽象、共享和复用; 

  • RPA快速、自适应地嫁接于不同系统的界面操作层,帮助员工应对重复性高、规律性强的工作,形成更高效的业务流;

  • 低代码开发平台无需写代码或通过少量代码就可快速生成和开发应用程序,帮助企业降低开发成本并灵活更新迭代。

三者技术原理和操作执行虽无直接关联,但殊途同归直击企业客户痛点,包括:

  • 提升效率:敏捷响应前台业务需求,简化冗余的系统流程,大量降低重复性劳动,准确度高、可扩展性强,提升企业数字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产能;

  • 整合碎片化信息和需求:打通业务数据孤岛,输出有条理、通用、标准化的业务流和能力,并予以快速分享、复用、或更新迭代;

  • 赋能业务:相对其他IT系统工具,更靠近企业交易环节,通过打通内外部数据、辅助人工,达到促进业务、提升交易量;

  • 轻配置:不干预IT底层系统,非侵入性,降低代码风险,缩短创建集成周期,降低部署运维成本。

这些为企业客户部署更高效的系统架构、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前台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资本就绪:市场前景利好推动跨越式发展

通过中台、RPA、低代码切入市场的产品、服务的场景各不相同,但随着欧美市场对标企业跑出独角兽、行业头部大厂纷纷官宣相关战略布局,其商业化路径已得到市场的逐步验证。资本市场马太效应日益明显,资本发掘新技术引领的商业模式规模化和产品化的巨大潜力后,快速涌入,初创企业得以持续技术研发、加快迭代、打磨产品并完善生态建设,不断拓宽企业级IT服务产业的边界和增量空间。

  • 艾瑞咨询预测中国数字中台规模将2019-2022年间保持72.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2022年将达到179.4亿元,未来将成长为千亿级别市场;

  • 华尔街投行KeyBanc Capital Markets预估全球RPA市场在10年内有望成长到1000亿美元;麦肯锡预估到2025年,知识工作自动化的潜在经济影响将达到5.2-6.7万亿美元;Forrester报告预计低代码开发平台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7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55亿美元;

  • 艾瑞咨询研究院预测,中国SaaS市场规模直至2020年将维持30%以上的增长率;

  • IDC报告预测全球企业以及其他群体的IT支出将在2020年达2.7万亿美元。

探路前沿技术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趋势

企业级IT服务的热度是否能迎“风”持续?中台、RPA、低代码为代表的前沿技术能否持续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突破“口”?通过回顾中美市场企服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探路其市场站位的未来方向。

美国与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具备不同的土壤和基因

探路中台、RPA、低代码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式

探路中台、RPA、低代码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式

技术创新并未掉队,中国企业有望弯道超车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期渐行渐远,劳动力成本呈加速上涨趋势,”人海战术”在B端竞争中逐渐失效。为了保持可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市场成熟度正在逐渐趋向看齐美国市场,企业需要加大知识、科技、人力等数字化运营相关领域的投入,通过IT架构提升运营效率,提高人效,改善人均产出。

探路中台、RPA、低代码引领企业级IT服务未来式

在被称为“中国企业服务元年”的2015年后,国际行业巨头尚未深涉中国各细分市场、国内头部企业缺失,为新晋企业级IT服务市场的新兴技术和初创企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机会。中国市场海量中小微企业IT投入上付费意识觉醒和意愿加强,为专注中台、RPA、低代码等前沿理念和技术的初创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在服务产品打磨和规模化扩张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政策面和B端市场刚需共同推动的数字化转型大潮,与自带To B基因的前沿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为中国企业级IT服务市场打开了新局面,迎来了与全球领先水平并驾齐驱的窗口机遇。

初创企业如何紧抓窗口机遇实现市场突围

美国市场不断诞生细分领域标杆企业,国内的企业级IT服务初创企业也在乘势发展,热门赛道面临着多角色的参与和多维度的激烈竞争,需要积极迎接挑战,抢占资源建立壁垒。

短期需以服务立身,紧跟客户需求,打磨产品和服务

初创企业通常选择根据创始团队技术、背景优势,由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切入,以定制化服务获客,深耕产业标杆企业客户,以此打通底层数据,深挖数据价值,实现快速迭代,在产品成熟度不高的时期,通过定制化项目来积累经验和沉淀技术能力。也不乏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通用型平台产品的初创企业,通过快速获客的方式抢占市场。

短期来看,初创企业需要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需要以服务立身,保持对企业客户、尤其是行业头部企业客户的需求敏感度和积极反馈,快速响应和解决企业客户群体的需求,将经验、算法模型快速复制沉淀为产品,不断提升头部客户粘性的同时,将客群扩展至中小微企业群体。

在场景切入的选择上,更靠近企业客户前台业务交易环节的应用层,包括SRM与采购管理、CRM与营销等,或全渠道运营相关的系统架构管理,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到企业客户的青睐而快速上量。

在多层次客户覆盖上,头部标杆客户获客成本高、定制化服务投入大,但有益于积累行业实际场景的深入理解、树立品牌、保持服务和技术的领先性;中小微企业客户付费意识、付费能力还有待挖掘,但海量客户群体需求的挖掘和沉淀为通用型产品的打磨优化垫定基础。

因此,以技术起家的企业级IT服务初创企业需通过服务立身,并快速打磨出垂直行业平台型产品尤为关键。

长期发展需借力资本,产品化多维度构建增长曲线

随着企业服务细分领域IT工具类产品和系统架构的增多和复杂化,企业内部难免出现一系列包括流程复杂化、重复建设数据能力、业务难以协同等等问题。因此长期来看,单一场景、垂直市场的服务切入难以帮助初创企业实现规模化拓展和营收增长。

RPA、低代码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自身通用型较强,初创企业在以技术和服务立身前提下,需尝试规划平台型的业务策略,以帮助客户可打通前中后台实现统一管理,深嵌并绑定客户实际业务流程,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产品化。通常,产品型企业相对专注定制化服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营收水平和毛利,这也会带来更高资本市场认可度。在细分赛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阶段,产品成熟度带动的规模化扩张速度,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初创企业能否顺利突破天花板,并顺利渡过市场教育期。

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投资、并购、合资等方式逐步拓展产品和服务生态,占领产业上游资源份额,加强产品组合优势,提供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标准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从而逐渐整合整个生态,利用技术红利的窗口期抢占行业高地。

初创企业需要具备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平衡研发投入和获客成本,构建通用平台产品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和稳定长期的盈利能力,实现良性发展,成为行业标杆。

拥抱前沿科技,保持技术领先

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正在经历从企业信息化、云计算到智能化的三股浪潮同时涌现的黄金发展时期,技术迭代和普及速度空前提升,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跃迁,不少行业已开启智能化的探索和尝试。

然而目前来看,中台、RPA、低代码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具备短期的技术优势和壁垒,但在长期实际运营中有一定局限性,例如中台用于打破企业内部数据孤岛,提升公司数据资产的运行效率,主要在执行层面给与支持;RPA对于非结构化数据、非完善业务流程缺乏一定的识别和认知能力;低代码对于快速迭代的前台业务需求主动反馈相对有限。

仅赋能业务执行层的企业级IT服务需求,长期来看会随着企业内智能化程度提高而降低。

随着未来企业智能化转型大潮来袭,企业IT服务产品需要深度结合AI技术,集合数据开发、数据管理和复用、机器学习、自主判断等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能力和服务,切入更核心的业务环节,提供实际的决策层支持和建议,才能为客户带来长期的商业价值。

举例来说,AI中台被不少行业人士视为中台的延伸方向之一,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全业务链赋能。专注中台服务的初创企业可将AI 中台作为构建大规模智能服务的工具,助力企业将业务沉淀为算法模型,以达到复用、组合创新、规模化构建智能服务的目的。不少巨头企业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也构建了智能化能力,例如阿里云智能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目标是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

IPA(智能流程自动化)被视为自动化技术领域的新一轮浪潮,结合AI技术的IPA拓宽了RPA的应用场景边界。麦肯锡指出,IPA在RPA基础上结合了机器学习等AI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的流程增强的工具,并逐步具备制定决策的能力。

此外,专注低代码的初创企业可借助OCR、NLP等AI技术不断开拓人工替代的场景,在应用程序中内置自动化开发功能增强开发者的能力,提升人机交互体验。Gartner近日发布的2020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之一的超自动化,即是由RPA开始。但还涉及多种工具组合来帮助复制任务流程中人类所参与的部分。

企业级IT服务作为长期赛道,需要长周期的陪伴和资源投入。创业者借力前沿技术打磨产品和服务,更需回归商业价值本身,资本助力企业成长、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才有可能收获企业服务厚积而发的巨大价值。

分享
0
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分享到: